郝万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磨盘山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现答复如下:
磨盘山遗址位于安徽省郎溪县飞鲤镇新法村,于20世纪70年代因开掘新郎川河而发现。1981年6月,当地兴修水利时又出土了大量遗物。1985年郎溪县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将其纳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2003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调查。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又进行了复查,确定为一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的遗址。2012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3月22日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一、近期保护利用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是调查勘探情况。该遗址保存好、规模大,是同类型古代遗址保存较为完好、面积较大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的代表性遗址。2022年对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初步确认现存遗址区域分为东西两块,总面积约60000平方米。其中西侧区域面积约52000平方米;东侧区域面积约8000平方米,遗址保存较完整的核心区域为西部台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2024年1月,考古人员在南漪湖湖心打钻,以探明一万年以来的环境变迁。
二是考古发掘情况。磨盘山遗址是皖南地区目前揭露面积最大、内涵最丰富、遗物最多的地点。2015、2016、2023年南京大学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三次发掘,三次发掘均选择在西侧的遗址核心区进行,发掘面积共1640平方米,2023年发掘515平方米,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时期的连续文化堆积,证实该遗址是一处连续使用近4000年的区域中心性聚落,并发现一处崧泽文化时期的土台墓地,这在同类型的遗址中是非常少见的。磨盘山遗址三次发掘共清理墓葬343座,包括马家浜文化晚期墓葬9座,崧泽文化墓葬321座,良渚文化墓葬5座,夏商西周时期墓葬5座,南宋早期墓葬3座;房址77座,大部分为马家浜文化晚期;灰坑163座,大部分为夏商时期;出土可修复遗物4000余件,包括陶器、石器、玉器等,器形多样、共存关系和演化序列明确。2024年3月31日启动第四期600平方米考古发掘。
出土遗物非常丰富,陶器、石器、玉器都可与周边地区进行对比研究。遗物中网坠所占比例很高,推测与遗址处于湖泊边缘,人类的生计以渔猎为主有关。除此之外,也发现少量稻米、菱角等植物遗存和兽骨、螺壳等动物遗存,说明古人生计方式较为多元。
新石器时代遗存的文化内涵与环太湖地区、尤其是太湖西北部地区基本一致;商周时期遗存的文化内涵与宁镇地区湖熟文化和吴文化相同,也包括部分岳石文化因素。
三是获得国家项目支撑情况。2020年该遗址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长江下游社会复杂化及中原化进程研究”的核心依托遗址,202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课题,2023年“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
四是活化利用情况。充分考虑后续遗址保护和展示工作的需要,为今后遗址保护和利用做好基础工作,2023年度已开展对主要发掘区约6000平方米土地进行征收,拟对遗址区域60000平方米土地征收开展前期工作;磨盘山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拟纳入市委常委会“四下基层”现场办公会郎溪县高质量发展中需要市级层面帮助解决的重要事项清单,市文旅局明确支持磨盘山遗址申报第九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打造省级遗址公园。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积极开展申报工作。市级层面全面支持磨盘山遗址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省级遗址公园,做好前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抓住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重要契机,开展第九批国保单位申报,瞄准安徽郎溪磨盘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个大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委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编制磨盘山遗址保护性规划,待该规划省文物局批准后,立即启动磨盘山遗址公园规划编制,为磨盘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展示利用工作提供用地保障。坚持对标对表浙江良渚和含山凌家滩,努力将磨盘山遗址打造成长三角一地六县的文化核心地标,长江中下游考古研究中心基地,长三角文旅研学最佳目的地。向省文化和旅游厅申请将磨盘山遗址列入省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纳入省“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库或省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项目库中,为遗址公园打造提供政策支撑。
二是实施立法保护机制。参照保护凌家滩遗址有关做法,按照上级文物部门指导意见,出台《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保护条例》,明确总则、保护与利用、管理与保障、法律责任等工作内容,进一步确定遗址的保护对象和相关工作职责。
三是依托各类项目带动。协调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多个相关部门根据职能,在遗址博物馆与保护性设施建设、征地拆迁、居民安置、土地使用、道路交通等相关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整合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各类项目资金,加快磨盘山遗址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以优美环境更好展现磨盘山遗址风貌。争取省级层面支持,与国家文物局、国家发改委对接汇报,给予遗址考古发掘更多的支持,加快推进项目审批建设,尽快将磨盘山遗址公园建成融保护展示、考古发掘、研学社教、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遗址公园。
四是持续开展考古发掘。以磨盘山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重要契机,全力做好遗址国家文物局已批准的第四次600平方米考古发掘工作。努力争取多方支持,进一步做好遗址区域调查,研究聚落形态,揭示整体布局,持续开展精细化发掘、深化多学科合作研究,争取更多的发掘成果。
五是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建立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建好专业人才队伍,加强考古知识宣传,做好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发掘、研究、展陈工作,进一步规范磨盘山遗址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六是做好文物活化利用。将磨盘山遗址及出土文物作为郎溪县博物馆展陈的重要内容进行专题展示,利用3D数字化技术记录考古发掘过程、复原遗址形态,利用线上线下多平台做好遗址的宣传展示。按文旅融合要求做好相关配套,争取遗址保护与文旅发展齐头并进,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市一级将尽所能给予人才、资金、项目及审批上的支持,助力做好磨盘山遗址后期的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工作。
感谢您对磨盘山遗址相关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办复类别:B类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联 系 人:宋黎藜
联系电话:2828549
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