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文旅局> 建议提案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1700MB1911893J/202407-00034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宣城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4号建议的答复函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7-16
索引号: 11341700MB1911893J/202407-00034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宣城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4号建议的答复函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7-16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4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4-07-16 15:55 来源: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宣城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吴飞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抓住“大黄山”建设机遇 加快推动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的议案》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宣城市抢抓大黄山建设机遇,围绕打造长三角生态文化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紧扣“六大高端服务业集群”,重点建设“一轴一廊一地一区”,努力将宣城打造为彰显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的“宣纸上的山水画卷”。

一、制定大黄山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大黄山工作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超前谋划,书记、市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收到后,我市结合宣城实际,迅速起草《宣城市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方案内容包括建设步骤和目标、高品质发展休闲度假产业、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等11个部分,共49项工作任务。2024年1月17日,市委召开大黄山专题会议,听取《实施方案》起草情况汇报,要求高起点推进“大黄山”建设,围绕打造高端服务业目标,以发展休闲度假、创意经济、体育赛事、医疗康养、会展经济、文化服务“六大产业”为重点,逐条逐项全面梳理,细化具体任务措施,深入谋划产业项目,高标准制定我市《实施方案》,积极争取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库。会后,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实施方案》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拟于近期印发。

二、重点建设“一轴一廊一地一区”

一是围绕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构建长三角生态绿色康养产业发展轴。今年底沪苏湖高铁建成通车后,宣城将进入上海“1小时轨道通勤圈”,具有沪皖共建生态绿色康养基地的独特优势。我市全力推进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按照“一廊两轴,四心五区”空间布局,依托卢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笄山省级森林公园、卢村省级生态民宿小镇、无量溪河等生态文旅资源优势,打造面向长三角地区的候鸟式、疗养式、田园式养老基地。2月底成功举办了首届长三角(广德)康养产业对接会,签订合作协议8项。2024年沪皖合作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谋划了23个重点康养文旅项目,总投资约21.35亿元。

二是围绕北黄山组团,打造以文房四宝为重点的研学和文化创意廊道。邀请大黄山四市参加“第十一届中国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节庆期间创新举办了“文房·开元”——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研讨会、“一路书香”——文房四宝自驾线路考察踩线活动、“宣酒之夜”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闭幕式暨“国风少年”国潮古风大秀等活动,获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安徽日报等2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全网点击关注量1000余万次,总曝光量约300多万,累计观看80余万人次。积极开发文房四宝研学、诗歌研学、非遗研学等精品研学旅行线路,加强以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为代表的革命文物开发利用,共建大黄山红色教育基地。加快文房四宝产业发展,建设国家版本馆文房四宝专题馆。加强宣纸制作技艺区域性整体保护,中国宣纸文化园获评全省唯一的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首批省级特色小镇--中国宣纸小镇正式开馆,成功举办宣纸文化艺术节,2023年文房四宝研学游客近8万人、较2019年增长70%。

三是围绕东黄山组团,建设长三角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市政府率团赴黄山市、池州市考察对接“大黄山”建设工作,围绕文旅宣传推介、文旅项目开发、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谋求合作。力促泾县至青阳界高速、扬绩高速黄山区连接线、S456绩溪至谭家桥公路旌德段等项目建设。与黄山市共签《大黄山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开通旌德高铁站至黄山区谭家桥镇、新明乡2条旅游公交专线。扎实开展“皖南川藏线”品质提升工程,推进沿线景区提档升级,完善自驾游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将“皖南川藏线”打造成长三角自驾首选地。瞄准“国际水平、国内一流”,重点围绕国际超级铁人三项赛、长三角马术公开赛、亚洲定向越野锦标赛三个方面打造品牌专业赛事;突出“大众参与、全民共享”,持续举办中国全民健身走(跑)大赛、长三角全民健身登山比赛、桃花潭龙舟赛、马拉松等群体赛事,打造宣城特色体育IP。

四是围绕南黄山组团,共建徽文化体验区。打造徽菜预制菜品牌,借助“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徽菜行天下”等平台,积极参加省文旅厅组织的美食活动,我市83道特色美食参与拍摄,数量居全省第一;建成绩溪徽菜(徽厨)博物馆,扩大徽菜美食文化旅游节影响力,提升徽菜品牌效应。加快徽派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持续开展等级民宿创建,制定《安徽宣城•绩溪县仁里村传统古村落保护利用和开发策划与规划》,以绩溪仁里为标杆,通过传统建筑宜居性改造、古民居变文化场所、古民居变民宿等3种活化利用模式,做好“传统村落+”文章。谋划创设“徽商故地·湖里论坛”,通过举办全球徽商论坛、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商界论坛和上市企业家论坛,开展安徽知名品牌文化传播活动,将湖里打造成为国际徽商论坛基地永久性会址。

三、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围绕六大高端产业,梳理形成《宣城市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重点项目表》,项目共计134个,计划总投资827.3亿元。其中,休闲度假类61个,创意经济类4个,体育赛事类14个,医疗康养类8个,会展经济类4个,文化服务类8个,生态文明建设类8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类27个。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22.8亿元,建成投产了一批有特色的文旅项目。如占地面积53亩、利用废弃矿山打造的圣境仙踪·崖壁野奢帐篷营地,是全省矿山修复工作的典范;占地面积1000亩的皖南野生动物园,今年初开业至今已接待超16万人次,营收超1100万元;占地面积146亩的章渡·泾溪水镇项目,将废弃的传统古村落整村改造,成为乡村振兴和传统古村落保护开发样板;占地面积450亩的龙门滑雪场去年底试营业,进一步丰富我市旅游新业态。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打造百千场景工程。推进我市12个大黄山建设场景工程。其中,研学基地类包括泾县黄村镇宣笔厂宣笔制作技艺研学基地、尚村研学基地、仁里研学写生基地、兵坑村蒙山白茶研学基地、泾县黄村镇平垣秘境农耕研学体验基地、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泾川镇1cm红色驿站)。旅游新业态类包括泾县黄村镇沙元村青洲云栖旅游民宿集群、泾县琴溪镇皖南码头艺术山谷、天路1号营地项目。二是大力推进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广德先行区建设。发展候鸟式养老、疗养式养老、田园式养老产业,做大做强“银发经济”和疗休养市场,有效扩大长三角健康养老基地覆盖范围。组织开展沪苏浙老年人来宣养老考察、对接、体验活动。三是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络。开通运营池州—黄山、宣城—绩溪高铁。建成宣城—泾县高速一期,加快推进G5011芜合高速宣城—芜湖段改扩建、G50沪渝高速广德—宣城段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推进旅游风景道建设,打造自驾游品牌线路。四是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开展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建设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加快绩溪县、泾县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五是办好体育赛事活动。高水平承办第四届长三角体育节,办好中国·桃花潭第十一届龙舟赛、铁立方超级铁人三项赛、华东马术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行车大赛等精品赛事,打造全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办复类别:A类

公开属性:依申请公开

联 系 人:汪伟

联系电话:2710313



2024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