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绩溪县成功入选首批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诗意徽源、和美绩溪”,绩溪被称为“三江之源”,是青弋江、水阳江和新安江水系的源头之一。最美“三江源”绩溪生态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有“百里花园”之美誉。热情好客、奋进开放的绩溪文化厚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徽墨之乡、中国厨师之乡,是徽文化的核心区,历以“邑小士多、代有闻人”著称。
绩溪县地处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三区一地”核心区位,现有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1个,国家5A景区1个、4A景区2个,3A景区4个,先后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县、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近年来,我县以打造长三角最美生态旅游度假地为目标,全力以赴推动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城乡统筹发展全域旅游,探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蓝图。今年1-3月全县旅游接待人数259.8万人次,同比增长16.50%;综合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6.22%。
完善贯穿城乡的廊道交通。绩溪交通区位优越,高速高铁交织。绩溪县坚持“以路为媒、以路促游、以路富民”发展思路,践行“公路+”融合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各具特色打造“公路+产业”“公路+生态”“公路+文化”“公路+旅游”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持续提升公路服务品质。持续推进“美丽公路”建设,构建以县城为中心、11个乡镇为节点、通乡畅村达组的农村公路网络,完成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开辟13条县内旅游专线,实现了县内景点村庄交通连点成线。2024年绩溪县实施风景道旅游化改造60余公里,致力打造安全便捷、通达高效、主题鲜明的文旅走廊,带动风景道沿线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文旅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绩溪县境内S346荆白路全长102公里,是国家级“纵览徽州文化旅游风景道”依托线路之一,系《绩溪县“兰花草”型交旅融合发展规划》重点建设的交旅主轴线。S346荆白路连8个乡镇,串7个A级景区,穿3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近年来,绩溪县通过持续打造S346风景道,绘就了一幅交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图景。
统筹特色彰显的景区景点建设。建设百里历史文化生态走廊,串联全域3A以上景区景点。着力建设皖浙天路,打造长三角最美自驾风景道、户外运动精品线路。围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IP,保护提升西关古里、中正坊-白石鼓2街区,全面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项目,建成良安路文博、系巷徽味美食2片区;以上庄“雕刻时光”、伏岭“徽州味·道”等旅游小镇为依托,建设岭南、岭北两大乡村旅游片区;实施百个景区村庄创建工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差异发展,打造100个特色彰显、宜居宜游的景区村庄。近年来,景区紧扣“提质增效”目标,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以“造场景、造邻里、造产业”为抓手,构建“和美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融合发展体系。围绕文化体验、生态休闲、乡村旅游、智慧管理等多个维度全面升级,使景区市场竞争力和游客满意度显著提高,逐步向高品质休闲度假型景区转型。积极开发研学旅行、乡村度假、户外拓展等互动体验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群体需求。结合田园风光和地方文化特色,推出非遗手作、民俗体验、农耕采摘等活动,打造四季皆宜的旅游产品体系,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景区收益。顺应旅游消费升级趋势,引入高端民宿、文化创意空间等新兴业态,打造富于乡村特色的沉浸式旅游体验。结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推出“乡村书局”“祠堂咖啡”“文创市集”等网红打卡点,借助社交媒体精准营销,扩大景区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影响力,提升旅游市场吸引力。
塑造标志经典的品牌产品。绩溪是徽菜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厨师之乡”“全国美食地标城市”,绩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徽菜产业发展,完成编制《绩溪县徽菜产业发展规划》,已连续举办十届徽菜美食文化旅游节,徽菜已成为绩溪标志性品牌产业。为加快实施百亿现代农业产业培育工程,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县重点实施徽菜“十乡百碗”工程,打造“美食天堂,养生福地”,构建徽菜完整产业链,推进徽菜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批知名餐饮酒店深受游客青睐,一批徽菜食材加工企业发展壮大,一批徽菜文化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国家级烹饪大师和民间高手致力徽菜传承创新。全县从事徽菜徽厨专业的人员多达1.5万人,成为徽菜产业发展主力军。每年举办油菜花节、安苗节、农耕节、晒秋、花朝会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实现了“月月有节、乡乡可游”。
打造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条。大力实施“旅游+”“+旅游”行动,统筹做好各产业融合文章,文旅业态发展实现多元化。以传统村落活化利用为重点,积极打造仁里旅游度假区“新样板”,引入乡村运营团队打造仁里古街,培育徽墨制作体验馆、围炉煮茶、仁里三道茶等10余处新兴业态。充分利用古民居,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实现“农房变客房、农户变房东”,建成仁里思诚书院69号、桃源山舍等主题民宿60余家。采取“推介为主、资源共享、共建为要、费用共担”方式,将15项非遗常态化在景区景点、民宿等进行展示展演;打造文化地标,建成绩溪糸巷非遗街区县级数字化非遗馆,推动非遗、民俗等特色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创新打造“仁里对话”国际化交流平台。成功举办“仁里对话”沙龙4期、乡村音乐会5期、国际留学生文化交流体验活动1期,共吸引国内外游客170万人次。新增景区业态,龙川、鄣山、上庄等景区投入2000余万元布局研学教室、和谐书局、名人馆等新业态。新建乡村咖啡、星空民宿、博物馆AI讲解员“博小妹”等新业态,连续两年开展文旅产业“四最”项目评选。绩溪县着力构建“一厅一廊四片区”发展格局,以绩溪古城为重点,打造展示徽州文化的“会客厅”,统筹推进徽州文化生活体验区、皖浙天路旅游合作创新区、仁里旅游度假区、人文上庄片区四大片区建设。研究出台《促进绩溪旅游民宿发展的实施意见》《绩溪县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政策》,对项目建设、品牌创建等七个方面予以引导支持。仁里旅游度假区等5个项目纳入省大黄山建设重点项目库。东部旅游片区、村落徽州等3个项目获得大黄山建设专项资金1600万元。
创新畅通多元的宣传营销。积极开展文化走亲活动20余场;举办中国绩溪徽剧传承发展大会。召开全县首个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文旅宣传片、文创设计大赛等八大主题内容。在第十届徽菜美食文化旅游节,邀请全国4省9市11县15个非遗项目赴绩溪参加非遗大巡游。成功举办安徽省首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示范交流演出、非遗市集展销展示、新春民俗文化活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文创产品设计成果展等活动。借力央视“1+N”拼盘、杭州西湖户外观光车等联合营销方式,上线“户外运动胜地 康养休闲秘境”文旅品牌宣传,在《新闻联播》等央视媒体宣传展示。发布“红色研学之旅”“徽菜美食之旅”等30条精品旅游线路。发布小溪独家“绩”忆系列短视频、徽廉绩溪主题线路等原创内容,全平台累计阅读量超6000万。绩溪文旅官方微博号持续保持全国文旅类微博账号影响力周榜前三名,全国前十强唯一县域账号,全方位扩大我县文旅品牌影响力。适时举办绩溪文旅推介会、参加上海市2024年长三角文旅惠民市集等宣传推介活动20余场,积极组织文旅企业参加各类文旅外出展示展销活动,通过宣传推介、非遗推介、美食推介、旅游商品推介等环节,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创意推介我县非遗文化、美食文化、旅游文化。
未来,绩溪将以创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新目标,聚焦休闲度假、会务经济、旅游康养、二次消费、场景营造,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注重旅游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创新宣传营销,深入挖掘文旅市场消费潜力,着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打响“诗意徽源、和美绩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