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桥,位于郎溪县郎步街道西郊村吴家桥村,南北向横跨在钟桥河上。钟桥河发源于伍牙山,是郎溪母亲河郎川河在郎溪境内的最大支流,全长28公里,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上游流经钟桥、吴家村、三岔等地,在下游的清代古桥吼儿桥处汇入郎川河,一起奔流入南漪湖。吴家桥长约55米,中宽5米,两端各宽8米,是我县现存跨度最长的一座古桥。吴家桥为三孔石拱桥,桥体有两个桥墩相接,桥孔的分布是中间高两边低,呈半圆形桥洞,与碧水中的倒影对接,形成三个形态优美的圆形,每当阳光洒向河面,波光桥影在阳光下显得波光粼粼,静与动的美在这条河上舒展地蔓延开来。
据载古桥始建于明嘉靖年,历史上曾几经重修,可想此桥担负着往来的交通的重要性,足见当年沿河南北两岸之鼎盛。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为阻击日寇进攻郎溪城将桥墩炸毁,吴家桥历经沧桑,满目疮痍。1953年,在人民政府的号召下,由当地百姓捐资重修古桥,修复后的吴家桥,有显著的明代建筑风格。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将该桥登记为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2020年又对桥面进行了修整,桥面正中条石南北向平行排列,两边块石成“品”字形铺就,两侧不设护栏,如同一弯卧虹,映衬在水面之上。
如今,吴家桥桥体坚固,钟桥河数次洪灾冲毁了桥梁、堤坝、房屋无数,但是这座桥却岿然屹立,不动如山。岁月悠悠,吴家桥在时间的长河里栉风沐雨,至今仍是河流南北数千村民来往的交通要道,造福一方百姓。近年来,郎溪县将非遗龙灯表演与古桥相结合,每年春节期间,当非遗龙灯在吴家桥桥面表演时,龙灯、鱼灯与吴家桥交相辉映,灯光闪烁、色彩斑斓,展现出鱼跃龙门、化身为龙的壮观场景,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围观和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