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 注册
网站首页 > 旅游指南 > 玩转宣城 > 宣城特产

沪苏湖高铁来啦,上海 ⇄ 宣城仅需1h!先来一份手绘宣城美食攻略~

发布时间:2024-12-09 08:52 信息来源:市文旅局 访问次数:1472 字体大小:

坐沪苏湖高铁一小时左右抵达宣城今天给大家推荐分享一组手绘的宣城美食宣城的配方,宣城的味道总有一款是你喜欢的


麻辣粉丝

走在宣城的小巷,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老板,两碗粉丝,微辣,不要海带!加豆皮哦~”

“好叻,找个地方坐!”

有句话说“宣城人回宣城,不吃三顿麻辣粉丝,叫宣城人咩!”,而宣城女孩尤为喜欢结伴去吃麻辣粉丝。

在宣城,麻辣粉丝是人们必吃的小吃,味重麻辣。城市东南西北遍布多家麻辣粉丝小吃店,广播大院、添口福、丁氏粉丝、法制路、老七中印象、西林菜市场等等这些店铺都是宣城老字号麻辣粉丝店,都各有所长,各具特色。
海带、青菜、豆芽、青菜、鸭血等各类蔬菜加上秘制汤底在砂锅里煨煮一定时间后(老宣城人都知道,正宗的麻辣粉丝一定是要砂锅的哦),加入粉丝,铺撒上豆腐皮后再煨煮些许时间即可。麻辣粉丝的关键在于粉丝的选择。粉丝要弹、筋、细、滑,不断、不烂,烹饪之后才能软硬适中、入味十分、满口流香。

一碗标配的麻辣粉丝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另外加料,面筋果、兰花干子、鸡蛋、锅巴、粉丝和粉条二合一、不要粉丝要年糕等等,都是锦上添上花,口味有微辣亦或爆辣,光是闻到那香味儿就口水直流!


赤豆酒酿

赤豆酒酿,最常见到的就是用啤酒杯大小的透明杯子,而整个宣城真是除了赤豆酒酿,哪儿都见不到这种大玻璃杯。透明的杯壁将赤豆的红、糯米的白显趁得格外好看。

红豆熟煮却不烂,夹着糯米的韧性在嘴里清爽地味道~尤其是冰镇过的汤汁还混合着低度酒糟味,和着细腻的酒香,让人直想喝下一整个夏天。冬天则是常温的或者是温热的也是好喝。

一碗麻辣粉丝+一杯赤豆酒酿=人间美味

我想只有宣城人才懂得搭配方案,而且你一旦出了宣城就再也吃不到这个味道了,更有甚者说:“吃粉丝不点酒酿,等于没有吃粉丝”,也是说明赤豆酒酿一定是要和粉丝一起吃的美味。

说来也确实奇怪,无论是哪家麻辣粉丝店,其赤豆酒酿绝不会差,恐怕是因为这一味已深深落印宣城人内心深处,早已成了宣城味道。


香菜

香菜,是皖南片区家家户户必备的家常小咸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重要的腊味之一。有人离开家乡很久了,仍对香菜念念不忘,偶得一瓶,如获至宝。

立冬前后,是腌香菜的最佳时期。常用来腌香菜的是一种叫“高杆白”的白菜,它的菜梗扁平,易于切,切出的形状规整均匀,形佳。主妇们会选择一个晴好天气,将白菜洗净,或挂晾或摊晒,沥干水。

大刀阔斧地去除外层菜帮,切去菜叶,剩下长长的菜梗和嫩嫩的菜心。三四片大小差不多的菜梗叠在一起,顺着菜梗斜斜着切下去,长短大同,看相又好。菜心是一定要切进去的,菜心嫩,有菜叶也无妨,那是香菜的精华部分哦~

在农村,主妇们一般在一种叫晒箕的椭圆形竹器旁切香菜,边切边晒,切完晒完;而城市,则是把切好的白菜丝铺在干净的塑料布或被单上晾晒。暖阳高照的天气,菜丝晒上两三天,等其收了水,但颜色仍青白相间,煞是悦目。

接下来就是技术流了。主妇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将晒蔫了的菜丝倒入器皿中,反复揉搓。直到菜丝变成柔软无骨,撒入精盐、白糖、茴香粉、辣椒粉、生姜末、大蒜泥等,炒熟的黑芝麻、倒入菜籽油,一直拌揉,让菜与佐料完全融合。

此时主妇们会试试今年腌的香菜味道如何。接着装入陶罐中压紧、密封,耐心等上十天半个月,打开菜坛盖,一股浓烈的香气扑面而来。

拣些放到金边白瓷的小碟里,淋上麻油,橙黄油亮的,让人忍不住拿几根丢进嘴中,细细地咀嚼,鲜嫩脆辣,十分爽口。

那情景,想想就垂涎欲滴。


鸭脚包

宣城人爱吃,对食物的吃法也十分讲究。

宣城人别出心裁把鸭肠绑在鸭脚上,在鸭脚的中间裹以鸭心,这三样食材经过特殊工艺精心腌制,就成了宣城远近闻名的一道特色美食——鸭脚包。蒸熟后的鸭脚包风味独特,香气四溢,肉美而鲜,骨酥而脆,咬起来筋道而生津。
不仅鸭脚包,宣城的水阳干子和鸭翅也从农家餐桌渐渐走进了城市餐馆。将三样东西混合在一起烹成一道锅子,鸭脚包、鸭翅腌制而成,口感纯正,咬起来很有嚼劲;水阳干子嚼食细腻无渣,绵柔爽口。

还有老饕们把鸭脚包直接丢在米饭中一起煮熟,丝丝鸭油恰到好处的沁入白米饭,诱人的香气扑面袭来,咬起来筋道生津,回味无穷。


蒿子粑粑

在宣城,过正月十五没多久,山路两边就时常能瞥见刚从土里冒出来的一种野菜——蒿子。而妇人们看见这种野菜则会兴冲冲地从家里取来剪子和篮子,急急忙忙地收割第一波春味。

蒿子,似乎是宣城地区很独特的一种春味。蒿子粑粑的独特之处在其绿色的外皮,传说这种植物吃了可以驱邪,配合糯米面制成外皮,这样的面团会发出清新的蒿香。

蒿子粑粑的精华体现在其内馅,馅料选用当地特产竹笋加以肉沫和雪菜混合炒制而成,荤素搭配,不油不腻。

宣城有些地方拿它做成青团,裹甜的、咸的各色馅儿料,软软糯糯。其特点为颜色嫩绿,气味芳香,口感柔软又富有弹力。

采摘地:宣城周边乡村田野间。蒿子一定要取顶叶嫩芽做出来的才好吃哦。

食用方法:把蒿子捣碎,浸泡,去汁,揪干,然后用糯米粉加水拌和,也可加进腊肉等佐料,做成圆圆的粑粑。可用蒸笼蒸,也可用平锅焊,热吃冷食均可。春季也可做好塑封直接冰箱冷冻,随时拿出来解冻烹饪食用!


麻油干子

论宣城味道,镇与镇之间争相媲美,各有特色。鸭脚包源于水阳,而麻油茶干则是以狸桥为首,当然还有孙埠的绿豆粑粑也是绝绝子(没有图片,小编留着下回在写)

对于土生土长的狸桥人来说,狸桥麻油干子是从小吃到大的美味,也深知这道美味“背后的秘密”——每天限量供应,稍迟便抢购一空。但是只要吃过的它的人就会永远不会忘记它的味道。对小编而言,确实没有吃过比这个味道更好的麻油干子了!

狸桥麻油干子看起来只有普通菜干的四分之一大小,厚度不到水阳干子的三分之一,制作起来一点都不省事,除了蒸、煮、烹外还需大力压实,然后添加麻油制成,选料都是当地优质大豆,经过选料、侵泡、研磨、滤浆、点姜、包裹、压榨、烹调、上油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来形容制作过程艰辛一点不过。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

世间美味千差万别,

来宣城人吃美食,

吃的精致,吃出情怀。

当食材变成一种味道,

被吃的人倾注热情时,

食用便不再是满足味觉的需求,而是人内心的情感和牵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