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根据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市文旅局牵头开展全市A级景区质量提升专项整治行动,现将开展以来的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情况
市文旅局牵头谋划本次专项整治,按照牵头分管副市长杨林秀的要求及时制定《全市A级景区质量提升专项整治方案》,10月31日,以宣城市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明确了整治目标、任务、分工和时限要求。专项整治围绕收费经营情况、旅游安全情况、环境卫生情况、基础设施情况、服务质量情况、文明旅游情况六大方面开展,整治分四个阶段进行,即全面自查排查(11月1日-11月20日)、市级督查检查(11月21日-12月15日)、全程整治整改(11月1日-12月31日)、评估评价(1月1日-1月15日,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实施)。
11月20日各县市区完成了自查整改。11月23日下午,组织召开全市A级景区质量提升专项整治推进会。副市长杨林秀听取了各县市区全面自查整改情况;市文旅局及相关市直单位通报了第一阶段开展情况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会议强调要从讲政治高度来认识和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坚决完成整治任务;通过聚焦问题抓整改,提升服务抓品质,部门联动抓落实切实提升A级景区服务质量。在强化督导检查、完善工作机制、营造良好氛围上强化长效管理,巩固深化专项整治工作成效。
二、整治举措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加强综合统筹。通过宣城市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市A级景区质量提升专项整治方案》,将A级景区质量提升专项整治作为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的具体举措。全市上下快速响应,迅速部署落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文旅局、市市监局、市城管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结合各自职能制定下发子方案,细化了整治内容、目标,夯实整治举措。
二是抓准问题重点,强化整治实效。今年以来我市旅游市场发生了多起舆情,部分景区的投诉居高不下,从游客满意度的角度反应了我们A级景区存在发展品质不高、旅游服务不优、市场秩序不好的问题。各县市区扎实开展第一阶段属地全面自查自改,针对本年度投诉舆情频发的A级景区和集中反映的突出问题,深挖问题根源,举一反三、全面检视,通过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切实把问题整改彻底。第一阶段的全面自查已经结束,全市共检查A级景区74家次,出动检查人员522人次,共检查出问题140个,截止目前已整改125个,其余已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
三是强化部门联动,加强督查检查。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A级景区质量提升专项整治的通知》,就第二阶段整治明确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市文旅局联合发改、市监、城管、公安,分成督查组下沉各地进行市级督查检查,带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既查反复出现的老问题、又查已经露头的新问题。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现场能整改的督促立即整改,现场不能整改的要提出整改意见,责令限期整改并进行“回头看”,逐个对账销号,形成工作闭环,确保整改到位。本次市级联合督查共检查了35家A级景区(其中4A级及以上景区全覆盖和重点3A级景区),共发现景区质量问题62处。从市级督查情况来看,各县市区文旅局均认真对照《全市A级景区质量提升专项整治方案》(宣旅组发〔2023〕2号)文件要求,积极联合属相关部门深入一线开展本辖区内所有A级景区质量排查和整改工作。全市A级景区质量有显著提高,文明旅游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是坚持开门整治,解决急难愁盼。印发《关于征集宣城市A级景区质量提升意见的公告》,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征求群众意见和问题补充。在第二轮市级督查检查中,每个县市区都召开了座谈会,邀请属地的村民、乡镇工作人员参加,向群众晒问题、晒整改成效,同时也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主动接受群众评判,征集群众的意见,通过走访座谈、实地调研等渠道及时了解专项整治落实情况,切实达到整治目的。
三、整治成效
(一)景区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A级景区环境卫生已达到“洁化、绿化、美化”的标准,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更新,标识牌设置进一步规范,水体进一步清澈,健全级景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
(二)景区安全进一步加强。景区均公示了游客最大承载量,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补齐更新了消防、抢险、救护等设备和安全警示牌;加大排查景区特种设备、大型游乐设施、食品安全等隐患排查,避免发生安全风险。例:广德市“最近浙江、最似浙江”景区新业态安全生产模式,用全方位安全管理、全过程安全检查、全链条安全保障、全覆盖安全培训,持“四全”安全管理模式增强员工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和品牌意识,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
(三)景区经营进一步规范。景区门票价格、项目价格、停车费公示进一步规范,景区内商户进一步提升了诚信经营意识,基本做到明码标价,亮证经营。
(四)景区服务进一步提升。各A级景区结合自身实际,相继开启基础设施维修翻新工程。对游客接待中心提升改造、部分景区启动建设新能源充电桩、冬季提前对景区旅游厕所加强维护、丰富文明旅游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加大从业人员服务培训等,提升各项景区服务品质。例:敬亭山景区开展“诗山品质提升季”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智慧先行提配套、提升素质优服务、为民为企办实事、突出特色抓研学,积极主动提升景区质量,完善旅游设施配套,提升旅游接待水平,打造研学品牌,带动周边“吃住行游购娱”等业态发展,实现游客留得住、玩得好。
(五)景区发展进一步融合。全市A级景区积极创新发展,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及自身特点,布局打造新业态。例如绩溪县充分发挥非遗资源丰富的优势,以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线索,创新推出“非遗菜单”文旅融合新模式,出台《绩溪县公共文化(非遗)进景区服务项目及费用一览表》,采取“推介为主、资源共享、共建为要、费用共担”的方式,首批推出极具绩溪本地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展演类、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15个,景区根据业态需要自主接单,实现游客、景区、传承人三方获利,龙川景区推出徽剧沉浸式表演、徽墨制作技艺展示和“澄心堂”纸制作体验等项目,游客平均游览停留时间增加1小时,非遗传承人人均收入增加2000元。该做法在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被作为全省典型文旅融合发展案例交流学习。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开展问题“回头看”,确保整治彻底。专项整治第二阶段市级督查检查12月15日已经结束,经过梳理、汇总,我们今天下发了督查通报,通报里不仅涵盖了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也通报了六大正面典型案例,类型涵盖了景区服务提升、景区安全管理、景区融合创新发展等方面,推广宣传景区整治提升好的做法、好的举措,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此外还有两例反面典型案例分别是泾县江南第一漂景区、宁国石柱山风景区都是不符合A级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等级标准。整治初期,市文旅局就成立了主题教育市级层面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分工,下周我们工作专班将开整改的回头看,确保全部整改到位。
二是举办专题培训,针对性辅导提升。12月21日,将在宣城市委党校举办全市A级景区质量提升专题培训班,参训人员包含全市60家A级景区的经营管理人员、重点导游讲解员,参训人员近120人。培训包含四大块,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邀请党校老师讲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契合此次主题教育。景区安全方面邀请了市消防支队讲授景区消防安全管理课程,另外两节科分别是《旅游服务意识及品质提升》《景区夜游经济及业态创新》,一个是针对我们景区的共性问题、突出问题去讲授如何提升景区品质和服务意识,另一节课是讲授景区如何去创新业态发展、发展景区夜游经济。
三是开展整治评估,达到整治实效。已确定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安徽省旅游培训中心采用问卷调查,游客满意度调查,专家明查+暗访的方法评估此次专项整治实效。在此基础上对A级景区高品质发展分级分类提出建设性意见。第三方将在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推广本次专项整治成果,塑造全市景区高品质发展的风向标。
三是强化长效管理,巩固整治成效。本次专项整治将“当下治”与“长久立”结合起来,认真总结整治过程中可推广可复制的亮点举措和经验做法,纵深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健全完善领导联系重点景区、常态暗访督查、部门联合巡查协作、游客咨询投诉、问题景区退出等长效机制,推动形成景区质量提升全方位保障体系,切实提升景区质量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