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长三角一体化宣城文旅在行动 > 他山之石

湖州“老街”:重塑记忆 留住乡愁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24 10:36 信息来源:宣城日报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城市是靠记忆存在的。岁月的积淀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城市记忆,赋予了城市鲜明的个性特色。

2012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打造,正是重塑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的有力探索。

日前,记者来到湖州市小西街和长兴县东鱼坊历史文化街区,感受其各自独特的魅力,探访街区背后的城市记忆。

东鱼坊:修新如旧

实现“历史传承+城市功能”

经过近两年的紧张建设,长兴的东鱼坊历史文化街区于2018年2月3日正式开街。

以商业为载体,这是一个开放式街区商业项目——总用地面积5.9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东鱼坊由地上地下主题街区+城市MALL两种形态立体组成。地上部分街区,一、二层采用了环形连廊布置,通过多部扶梯,将街区进行了垂直维度的延伸;地下商业部分通过下沉式入口的设计,有近10米超高层高,设有华东地区首个地下天幕文化长廊。街区内汇集了橙天国际影城、星巴克咖啡等100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以及长兴特色名小吃,是吃喝玩乐的绝佳去处。

以文化为灵魂,这更是一座城市历史展厅——东鱼坊“两轴一环五广场”,包括历史文化轴、民俗文化轴,600米商业环道和东南西北中5个广场。街区内有古城墙、古牌坊、宜春桥等古建筑,也有丝绸、鱼市、酿酒等旧场景,以及与长兴有关的文人雅士雕塑,让市民可以在赏景的同时遥想当年、感悟往事。

很难想到,如今的这座城市新地标,昔日却是破旧的城中村。

据介绍,长兴东鱼坊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旧为竹器和茶叶集散地,曾是长兴老城区的最中心、长兴最繁华的商业地段,见证了长兴城区200多年的发展变迁,承载了几代长兴人的历史回忆。

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里一度成为城中心最大的“城中村”“棚户区”,远不能适应群众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需求,期待改造的声音越来越强。2013年这里被纳入全县“三改一拆”重点区域,开始拆迁、改造、重建。

城市要延续文脉,就要对抗城市记忆的消失;避免“千城一面”,必须以文化积淀来彰显,实现城市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有机统一。这是长兴人的共识。

2015年上半年,经过反复调研和规划论证,长兴决定以“文化旅游与商业综合”为定位,将东鱼坊项目打造成长兴首个“历史传承+城市功能”的复合业态,并于2016年3月全面启动了东鱼坊历史文化街区建设。

目前,这个集历史传承、城市记忆、商业旅游等多功能的新型街区,既进一步满足了长兴百姓的消费体验和生活追求,又更好地再现了长兴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

此外,据长兴东鱼坊历史文化街区运营部经理刘英介绍,为了让市民、游客更好地了解历史传统,街区还多次举办了文化艺术、民俗历史活动。传统佳节期间的舞龙舞狮、猜灯谜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刘英表示,未来,东鱼坊将进一步促进商业与历史文化之间的结合,使之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长兴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

小西街:以旧修旧

与文化古迹比邻而居

沿河而建,临河楼阁,黛瓦粉墙,庭院深深。

在湖州市老城核心区域,小西街依西苕溪的支流漕渎而建,在闹市中独占一隅,闲淡、安逸,正如湖州人常说的“百坦百坦”。

街巷格局严缜,四通八达,历史民居建筑接踵连片。石库门、河埠头、门厅、庭院、厅堂、夹弄……这些元素构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群落。

小西街以前是这样,现在也还是这样。

不同的是,现在更文艺精致,更显沉静娟秀。

据介绍,因紧邻南街,水路交通便利,小西街一直是湖州名门望族、富商官宦聚居之地,街区内保留了大量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钮氏状元厅,钮氏本仁堂、宝树堂、宝魏堂、宝恒堂,五进莫宅,朝阳巷军区遗址等全都散落于此。

历经百年沧桑,小西街道路斑驳,建筑拥堵,设施陈杂,许多危房几近衰败。

2014年,湖州市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成功为契机,启动了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改造与展示,总规划面积3.3公顷。

不同于东鱼坊的“修新如旧”,为保留老街原有风貌格局,小西街的修缮原则上不动结构、不动主要砖瓦,只做修缮整治,力求“以旧修旧”,尤其保留了原有生活居住功能和原住民。

三年的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中,供水管网、排污管网、电力、天然气、消防设施逐一建立。为保存古朴气息,还斥巨资进行隐蔽化工程。同时,老街区的通讯设备也紧跟互联网时代潮流,实现光纤、无线网络全覆盖。

现在,从入口处的西岸当代美术馆径直深入,踏着石板路面,左手边是油车巷手作生活街区,茶肆、餐厅、啤酒吧、朝阳里堂、城市书房依次安静坐落在巷弄右侧。小西街历史人文馆、小西街本仁堂文创大院、邱宅,让居民与文化古迹为邻。

据小西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挺介绍,秉承“老街当代化、生活艺术化、创意产业化、资源综合化”原则,街区在百年文化肌理上,置入当代人文艺术、休闲商业,既完成了历史民居的功能转型,实现建筑文物的活化利用,又符合城市发展的新要求。

与一般商业街浓厚的商业氛围不同,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划分成艺术展陈聚集区、创意产业孵化区、传统手工产业聚集区、休闲与商业聚集区,被打造成一个集文创、艺术、商业、生活多元融合的商业居住大空间,焕发出精致、精细、高格调的生活艺术气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