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新闻

宣城日报 | 文旅融合让百年古宅“潮”起来

三栋清末民宅“搬”到宣城定居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5-18 08:10 信息来源:宣城日报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近日,宣州区寒亭镇一座从江西整体迁移过来的百年古宅已完成了主体结构搭建,而在与其相距百公里的郎溪县涛城镇大佛山养心谷内,亦有两栋从安徽池州和浙江安吉迁移而来的清末民宅,这两处古民宅的移建不仅增添了当地的文化底蕴,也带动了周边旅游业的发展,去百年古宅“打卡”,也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趋势。

1. “古+新”带火周边游

这座“落户”于寒亭镇“一间草堂”内的百年古宅,上下共计有1300多平方米,最高处可达8米,20多名工人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将其搭建完毕。

古宅门前,有两座“威武”的石狮,木制门头极具徽派特色,虽然略显老旧,但是巧妙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难掩其当年的繁华。蜿蜒的屋棱、精致的雕花,龙、兽、虫、鱼多种吉祥物,让我们看到古人对建筑的独特研究。门的正中间悬挂着刻有“禅通博物馆”的牌匾,木门上两大门神的形象亦刻画的栩栩如生。宅子正上方雕刻着九头狮子,寓意着九世同堂,下面雕刻着一排小人物,是唐代宰相郭子仪拜寿图。

今年“五一”假期,这座古宅吸引了不少游人,市民周女士正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在网上看到这座古宅搬到了宣城,我很喜欢古建筑,所以特意过来参观。”

2. 拆后重组古宅搬新家

谈及这座古宅的迁移,还是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缘促成的。该古宅现在的主人杜先生,去江西抚州旅游时看到了这栋百年老宅,听闻老宅即将因年久失修而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他深感可惜。

“我是寒亭人,对古玩有着浓厚的兴趣,看到工艺精湛的古宅几乎成了晒稻场,觉得很可惜,所以便把它买下来迁移到自己的家乡,更好地保护它。”杜先生说。

为了将古宅迁回“故乡”,他更是三番四次地邀请江西当地的老手艺人进行拆宅和重装。“与其他工人相比,这些老工人更加专业,也只有他们才能将古宅重新组装起来,”杜先生告诉记者,“这些老手艺人会将拆好的每一块木头进行标记,一点一点地进行组装,待内部修缮好之后,我会将自己多年的藏品放置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古宅之外,在“一间草堂”内,还打造了时下最流行的网红星空泡泡屋,将“古韵味”和“新元素”完美结合,这正是吸引游客的重要举措,而古宅迁移所带动的旅游热也让寒亭镇周边农户的果蔬采摘火热起来。

寒亭镇党委委员周磊告诉记者:“我们打算把‘一间草堂’和周边的采摘业结合起来,并设置相应的游乐设施,在园区内展示贫困户农产品,让‘绿色经济’惠及千家万户。”

3.“老物件”掀起回忆风

走入郎溪县涛城镇大佛山养心谷,还未见古宅,便被入口处高耸的牌坊和两块石雕日晷吸引了眼球,而在古宅内,还摆放着数以万计的“老物件”。

据了解,该处的两栋古宅从安徽池州和浙江安吉迁移而来的清末民宅,是大佛山养心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的旅游开发项目,该公司董事长王立胜介绍:“我们将这两栋古宅迁移过来后,分别打造成了农耕民俗生活馆和红色文化纪念馆。同时,我们也通过各种渠道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收集老物件。”

农耕民俗生活馆面积有900平方米,12个展厅,4个体验馆。在馆内摆放着各种农耕时所用的农具,还藏有老式的竹椅、织布机、煤油灯等老物件,还有年代更为久远的轿子、古床、以及清朝时期仿制的金缕玉衣,藏品之多让人惊叹。

“我们一共收集了1500余件农耕农具,并按照衣食住行的布局把农耕农具的使用原理、故事都清楚地展示给游客。此外,这里的徽派建筑和老物件也能够让人感受到深刻的文化底蕴,我们也希望将这里打造成研学游基地。”王立胜介绍道。

另一座红色文化纪念馆面积约有500平方米,12个展厅,共建设伟人展厅、像章展厅、郎溪历史展厅、文献展厅等七个主题展厅。

如今该地虽然还未全面向社会开放,但已经接待了“研学旅游”学生约3万人次,社会团体散客约26万人次,并于2019年荣获省级研学游基地的称号。

“今后我们将大力加强景区内部的建设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域旅游’发展添砖加瓦,并结合当地茶文化打造立足长江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高定位茶旅融合生态休闲景区典范。”王立胜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